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婉转缠绵的瑶家山歌和自由活泼的东乡花儿,能量充沛的鄂伦春斗熊舞和祈愿丰收的土族《庄稼其》,云上羌人的辛夷花海和雾里傣家的景迈茶山……当这些满溢力与美的画面,又与直播、VR、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相逢,青山绿水间的民族故事,全新开讲。
8集纪录片《于青山绿水间》于5月30日收官,铺开了瑶族、东乡族、纳西族、土族、羌族、鄂伦春族、傣族、维吾尔族等8个少数民族的乡村振兴图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纪录片的两位导演,孙璐是80后,刘卫琛是90后,他们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调研”成为关键词——这是一部源于调研的纪录片。两个年轻人不止一次地强调,必须在拍摄前深入调研、与主人公朝夕相处,才能在拍摄时的第一时刻,敏锐地捕捉到生动的现场、真实的案例、鲜活的人物状态,大道理要用“小故事”来讲,大智慧应由“小人物”来展现。
《于青山绿水间》剧照
寻题之旅
为了精准选取乡村振兴领域的少数民族典型人物,这个年轻的团队踏上了祖国各地的“寻题之旅”。10个调研组陆续出发,从湖南群山之中的古老瑶寨,到兴安岭里的艺术乡村,从黄河之滨的土族非遗,到天山脚下的团结列车……从出发的第一天,到8集完成拍摄,历时一年,节目组走过全国11个省(市、区),行程上万公里,寻访10余个少数民族,调研300余人,最终呈现了8个民族的乡村振兴故事。
迈出了调研步,调研要怎么做?团队中常说的一句话是: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我们用‘下沉式’的调研方式捕捉最生动的故事和情感。我们相信这是做好纪录片最朴素、最直接的方法,没有捷径。”孙璐说。
在维吾尔族调研中,导演组亲身体验了跨越南北疆的“和田玉龙号”慢火车上的32小时,与“石榴兄妹”一起住在列车员的休息室,一起巡检车厢,在狭小的空间里讨论拍摄安排……在快捷的高铁时代,这趟便民慢火车,被沿线老百姓称作“致富车”。由于车厢内经常售卖特产,旅客们称之为流动的集市,维吾尔语就是“流动巴扎”。
“和田玉龙号”列车长坡拉提汗与乘务员玛依然·赛买提,经常为沿线少数民族老乡售卖特产,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石榴兄妹”。1960公里的路程,途经21个车站、88个停车站点,许多停靠站的时间是凌晨三四点。导演组看到,“石榴兄妹”几乎彻夜不眠,小朋友发高烧、旅客遗失物品……他们随时应对处理各种突发状况;而看到沿线村民带着特产登上“流动巴扎”,他们的嘴角也会不自觉地上扬。
这样的调研成为《于青山绿水间》的创作基础。孙璐回忆,为了拍摄土族藏羚羊奶爸数年如一日的守护之路,导演组在可可西里高寒缺氧的雪原上“抱团取暖”,等待藏羚羊的出现;为了记录羌族传统音乐,他们又翻越川西深山,寻访多位非遗传承人;为了呈现东西合作共发展的民族团结情谊,导演组从浙江到广西,横跨东西几千公里去采访去记录……
有时候,拍摄不仅辛苦,还挑战身心极限。
孙璐记得,在纳西族的圣山——云南哈巴雪山,为了拍摄雪山救援队登山,摄制组需要在三天两夜的徒步登山过程中完成拍摄。“幸好雪山救援队总能在第一时间、以最专业的技能帮助我们化险为夷。”孙璐说。
乡村振兴是一件“潮”事
不过年轻人善于“苦中作乐”。
刘卫琛回忆,在瑶山深处拍摄时,气候湿寒、阴雨连绵,大家就用草药祛风除湿,用裁剪好的塑料膜包裹设备,把绳子系在腰间在深山里攀爬拍摄,但大家的口头禅是“放心,没事”;在西藏调研时,蚊虫在每人的脸上、身上留下无数个包,数月都没法祛除,于是大家 “评选”起了谁最受蚊虫欢迎;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拍摄“沙漠第一村”时,无论什么样的防护装备都挡不住细小的沙粒,摄制组索性与黄沙“和平共处”,沙子就馕成为特色“美食”……
说起少数民族、说起乡村振兴,总会有一些刻板印象,但两位青年导演发现,乡村振兴可以是一件很“潮”的事。
在海拔4000米的云南丽江玉湖村,他们遇见一群向往足球的孩子。高原的阳光与风,在孩子们的脸上刻下黝黑的印记,却盖不住他们眼中的光。“我叫何永美,今年五年级,我将来想做女教练”“我叫杨康,出生于2011年,我长大了想做一名足球运动员”“穆贵柔,11岁了,想成为C罗那种最优秀的运动员”……在采访中,孩子们脱口而出的愿望,让孙璐和刘卫琛看见了一个古老民族与一项年轻运动的山水相逢、不负青春。
刘卫琛介绍,每逢火把节,当地村民就会自发组织“火把杯”足球联赛,如今已办到第32届。村民们说,“从小能站起来就会玩球”。作为联赛的“元老级人物”,纳西族80后小伙吕根华连续参加了29届“火把杯”,如今已是教练,他60多岁的父亲也是从十几岁就开始踢足球。如今在他家院子里,爷爷、儿子、孙子一起踢球的场面,几乎天天上演。
近年来,云南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向省级运动队及全国各足球俱乐部输送了11名运动员。越来越多的纳西族孩子走上了专业化道路,足球成为一种全新的民族文化。2018年,当地开设了28个专业训练网点和4个足球分校,让每一个热爱足球的孩子,都能拥有一片自己的天地。
孙璐说:“口传心授,是民族文化传承最古老的方式,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民族成为一个共同体,充满智慧、眼界开阔的各族儿女,借助着新的理念和科技,创新传承方式,民族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
湖南的瑶族创业小伙赵孔进和瑶绣专家李素芳合作,开发出瑶绣智能纽扣,让穿越千年的美在大数据中重获新生、走向国际舞台;甘肃的东乡族绣娘们在马箫箫的带领下组成了模特队,带着东乡刺绣从娄子村的田埂出发,一路走到北京和上海的国际时装周;青海土族姑娘祁雪晶利用VR技术,让更多到不了现场的人体验国家级非遗纳顿节的热情狂欢……
幸福写在脸上
拍摄《于青山绿水间》,两位青年导演与他们的小伙伴,真正走进了青山绿水间,更走进了人与人之间。让孙璐永远忘不掉的是那些笑容:“我们走进一个个少数民族村落,迎面而来的各族同胞,总会对你笑着问好,向你发出去做客邀请。那种幸福,写在脸上,藏都藏不住。”
在拍摄傣族期间,刚好是景迈山茶农采摘春茶的季节,人们白天出门采茶,晚上回家炒茶,村子的空气中都飘着茶香味。摄制组的日程一直很赶,赶着天光,追着时间,拍完一天,他们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村,总能在村口转角处遇到和蔼的傣家阿奶,笑着说:“坐下歇歇,喝口茶再走吧。”
“傣家阿奶身上那种悠然自得与惬意,是生活富足后的踏实,是被温柔以待之后的正向回馈,如今她又将这份快乐与温情传递给我们。”孙璐说。至于茶是否有解乏奇效,不妨看完纪录片后去景迈山亲身体验一下。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