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通讯员 耿俪洳 计缪臻 邹思昀
5月28日,总投资1亿美元的喜马拉雅创新业务总部项目签约落户秀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开车时、走路时、健身时……打开喜马拉雅,听一本喜欢的书籍、看一段有趣的视频,已成为不少人的生活常态。
5月28日,秀洲建区40周年大会暨2023秀洲经贸洽谈会召开。总投资1亿美元的喜马拉雅创新业务总部项目签约落户秀洲。
在秀洲全力打造未来发展增长引擎!这是喜马拉雅创新业务总部项目确定的新定位。
其背后,不仅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基金招商故事,还有一幅值得期待的未来发展蓝图。
探索招商引资新路径
“喜马拉雅创新业务总部项目是秀洲真正意义上通过政府引导资金引进的首个重大产业项目。”嘉秀集团项目团队负责人周遭碧介绍说。
用政府引导基金招引一个项目,对秀洲来说,是大胆探索,也是创新尝试。
自2002年开始,我国政府引导基金经历了探索起步、规范运作、快速增长三个阶段。2022年,全国各地加速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当年6月,河南、安徽相继设立千亿级政府引导基金,预示着政府引导基金不仅在数量上也在体量上实现快速膨胀。作为撬动产业招商的支点,全国各地的实践生动证明,政府引导基金越来越成为引入科技强企,带动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的有效方式。
不同于传统招商模式,基金招商对秀洲来说是“新事务”,一路摸索走来,在项目落户前经历了前期的准确判断、中期的审慎评估和后期的详尽洽谈。
喜马拉雅创新业务总部项目从达成投资意向到正式签约落户,耗时长达半年,其间互访考察、沟通协商等各种形式对接超百余次。
喜马拉雅,是中国领先的音频分享平台,拥有丰富的音频内容生态,涵盖泛知识领域的金融、文化、历史类专辑,包括泛娱乐领域的小说和娱乐类专辑;既有适合少儿的教育内容,又有适合中老年的经典内容;同时在呈现形式上有音频播客也有音频直播。喜马拉雅用声音连接了全中国数亿人,为内容创作者和用户搭建了共同成长的平台。
对秀洲来说,作为信息服务业的喜马拉雅正是产业发展所需。分析当前秀洲信息服务业,发展增速不够理想,全区信息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仅为3.9%,是拉低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速的短板指标。引入喜马拉雅将有效拉动秀洲信息服务业实现量的积累和速的增长。
2022年12月秀洲区多部门与喜马拉雅团队探讨引进方式。
基金招商,是双方共同探讨想要达成的引进方式。这种方式对秀洲来说,是陌生的。“尽管不熟悉,但并非不可能。”周遭碧表示。传统招商模式比拼的是政策和诚意,基金招商模式比拼的是决心和魄力。大力推进招商模式创新的秀洲,亟需抓住契机蹚出一条新路。喜马拉雅项目的引进,无疑将成为最好的实操。
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秀洲随即委托专业机构对喜马拉雅进行了包括财务、估值、法务等相关的尽调工作。“我们通过尽调深入了解了公司基本情况、发展前景和项目潜力,并拟出了需要重点关注的主要事项。” 周遭碧介绍说。在专业机构协助下,秀洲综合考虑各方事宜,最终做出引进的决定。
确定引进后,秀洲还与喜马拉雅就合作模式进行了一系列协商,最终决定了整体规划。如“1+2+X”的公司结构模式,即在秀洲设立1家外商独资公司,设立或迁入不少于2家的全资子公司,并在此次基础上设立或迁入若干家分公司、控股子公司。对公司设立或迁入时间也进行了明确规定。
与此同时,为更好地契合秀洲产业发展需求,双方明确了具体业务内容,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在股权交易安排及风险锁定机制,双方也达成了协商一致。
“在正式签订协议前,双方请来律师面对面一字一句连个标点符号都没有漏掉地进行检查确认。” 周遭碧介绍说。大胆创新、小心实施,双方都希望这个项目能在秀洲落地好、成长好、发展好。
以基金搭桥,探索招商引资新路径,喜马拉雅只是一个开端。
打造“信息技术+文化旅游”新名片
5月28日,秀洲建区40周年大会暨2023秀洲经贸洽谈会召开。大会举行重大项目签约仪式,49个项目在场内外签约,投资总额369亿元。
作为六个总部经济项目之一,总投资1亿美元的喜马拉雅创新业务总部项目现场签约。项目以互联网信息服务为主,包括在线新经济职业教育等板块,不仅将开展线上人才培训服务,也将通过AI科技赋能整个教育培训过程,是典型的创新业务。
“公司落地秀洲的创新业务板块,将全力打造成喜马拉雅未来重要的增长引擎,成为公司未来10年的第二曲线。我们希望该项目将会是秀洲区一张结合信息技术和文化旅游两大板块的崭新‘金名片’。”喜马拉雅集团董事兼副总裁沈结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沈结强看来,喜马拉雅选择秀洲,看中的除了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蓬勃的科技创新热潮外,还特别关注秀洲的人文生态和市场环境。“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产业基石,将让喜马拉雅在秀洲大有文章可做。”沈结强表示。
文以载道,文以传情,文以植德。秀洲不仅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周到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的兴盛更提供着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融入国民经济大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在空间上,秀洲突出构建融“文化+科技”“文化+创意”和“文化+数字经济”于一体的秀湖文化创新发展“核心圈”,以智能家居、创意设计为重点的南部文化创意设计带和以运河文化、民俗文化为重点的北部文旅融合带的“一圈两带”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在结构上,秀洲大力推进文化产业优化升级,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导向,以做强链条和创新发展为重点,进一步丰富新型文化业态。
在平台上,秀洲深入实施文化产业园区提升工程,对慧谷文化创意产业园、江南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北科建智富文创园等园区进行提档升级,整合建设一批带动能力强、具有全局影响的重点文化产业集聚区。
“喜马拉雅的入驻将实现秀洲高端信息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并向集群发展的跨越,同时也将有效带动信息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区域产业生态圈的形成,为秀洲数字文化产业示范区打造打下坚实基础。”作为项目落户所在地,高照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为推动项目加速落地,嘉秀集团负责团队积极行动。“因项目涉及两位创始人,在其中一人到秀洲现场签约后,我们安排人次日赶往另一名创始人所在的成都进行签约,当天飞机来回数千公里,完成全部签约后立马提交相关协议用于odi(对外直接投资)审批。”周遭碧介绍说。odi审批过程中所需的香港spv(特殊目的实体)公司注册也在全速推进,预计两周左右完成。
同时,专为喜马拉雅创新业务项目所搭建的“1+2+X”公司结构也在逐步组建中。其中,1家外商独资公司——喜马拉雅(浙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6月12日,公司已到位资金400万美元。2家全资子公司也已于6月1日完成工商注册。
实际上,喜马拉雅落地秀洲,带来的想象远不止于此。
从人才引进和培养上,喜马拉雅的教育板块业务将推动大量优秀人才在秀洲集聚,带来新消费潮,激发城市活力。
从产业成长和发展上,喜马拉雅的直播板块业务能与秀洲本土产业形成最大聚合,改变传统销售思维,全面拓宽销售渠道。
从城市品质和影响上,喜马拉雅的广告板块业务可融入秀洲城市文化品牌打造,通过更多传播引导方式扩大城市知名度、提高城市影响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